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资讯> 《军机处二百年》小说全文在线阅读 军机处二百年小说全文

《军机处二百年》小说全文在线阅读 军机处二百年小说全文

时间:2024-04-09 19:02:05作者:袁灿兴

小说主人公是军机处二百年的书名叫《军机处二百年》,本小说的作者是袁灿兴创作的历史小说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小说精彩段落试读:王文韶是清末的一位军机大臣。他在日记中记录了军机大臣的艰辛工作。每天凌晨三点,天还未亮,王文韶就开始处理军务。光绪七年元旦,他凌晨两点就到了军机处,一直工作到早晨七八点才稍作休息。夜间工作时会感到饥饿...

《军机处二百年》 免费试读

雍正七年,战火点燃。军情紧急,需迅速应对,且须保守秘密。然而,当时的政治结构并不理想。按照明朝的遗制,内阁为国家行政中心。内阁设在紫禁城太和门外的文渊阁附近,而雍正皇帝则在养心殿处理政务和休息,两者相隔一千余米。宫禁森严,繁琐的程序容易耽误时机;军报到达京城,需先经过内阁,也容易泄露机密。于是,雍正以需要一个近距离处理机构的理由,在隆宗门一带的墙根搭建了一排平房,最初称为军需房,后改称军机房,再后改称军机处,指定心腹允祥、张廷玉、蒋廷锡三人秘密处理军务。

查阅故宫地图可见,隆宗门位于乾清门广场以西,正对雍正皇帝的寝宫——养心殿,两者距离不足五十米。从一千米缩短到五十米,内阁到军机处的距离缩短意味着政务处理更加迅速,也意味着权力向皇帝集中。

军机处的建筑和宫墙之间留有两米的空隙,据说曾有一条通向养心殿的专用通道。这条路穿越宫墙,经过御膳房,直达养心殿。如今在御膳房的宫墙上,仍留有通道的痕迹。雍正皇帝匆忙地将军务处理中心移到自己附近还不够,还开凿了一条便捷的通道。雍正迫切的治国心,以及他集权的决心,表露无遗。

西北战事结束后,雍正并未撤销军机处,反而在第二年增设了处理文书事务的“小军机”——军机章京;雍正九年,又铸造了军机处的印信,储藏在大内。一个临时机构为何能存续如此之久,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?因为皇帝借助军机处,掌握了“乾纲独断”的技术,解决了集权统治的难题。

建立军机处,既满足了对准噶尔战争的需求,也满足了集中权力的需要。军机处创立后,原先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变得虚有其名,议政王大臣成为虚衔,无事可办,名存实亡,在乾隆年间最终被取消。南书房虽仍为翰林入值之地,但已不参与政务,主要从事文学艺术。然而,进入南书房仍然是清代士人心目中的最高荣誉,皇帝也常将亲信大臣派往南书房作为奖励。

雍正帝在养心殿的西暖阁处理政务、批阅奏章。墙上挂着一副雍正手书的对联,格外醒目:“惟以一人治天下,岂为天下奉一人”。皇帝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集权的渴望。那么,他又是如何实现的呢?

秘密在于军机处三字:“勤”、“速”、“密”。雍正追求高效。军机处建立后,雍正规定,不论公文多少,必须当日处理完毕。即便一天的奏折多达几百件,也必须连夜处理完毕。皇帝如此严格要求,军机大臣的工作十分艰苦。

王文韶是清末的一位军机大臣。他在日记中记录了军机大臣的艰辛工作。每天凌晨三点,天还未亮,王文韶就开始处理军务。光绪七年元旦,他凌晨两点就到了军机处,一直工作到早晨七八点才稍作休息。夜间工作时会感到饥饿,军机大臣们出门前会先吃夜宵。皇帝也十分周到,军机处办公室的门廊下总摆放着烧饼油条,供大臣们解饿。